沒想到在聖誕節早晨閒著也是閒著的情況下,隨手在臉書上寫的一篇短文不僅僅得到了兩百多次轉貼,增加了數百個好友,而且還被摘錄上了中時電子報。
許多朋友在讀了我的短文之後都表示,在今天民粹當道的氛圍下,應該有更多的專業人士參與產業政策的討論。這一點我非常同意。
所謂民粹,我的理解就是“造神”。不論是政經,產官學研,都有優秀的傑出人士,贏得眾人的信任與尊敬。但是別忘了,這些傑出人士的第一身分仍然是「人」。在他們的專業領域裡,他們是專家。走出專業領域,他們並不比你我聰明多少。
在中國大陸曾經有一段時間流行特異功能,有位名記者司馬南是個虔誠信仰者。後來發現特異功能大有問題,因此變身為專門揭露造假的先驅。
在中國大陸有許多特異功能的虔誠信徒,因為許多中央領導都是特異功能大師的追隨者,包括有「中國原子彈之父」稱號的錢學森。
司馬南窮畢生之力在報章雜誌及電視節目上揭發了各種特異功能造假的手段。他在一次媒體訪問中提到,這些假特異功能大師要騙國家領導,並不比騙個鄉下老農來的難。
在民粹當道的今天台灣,似乎從選舉勝出的人就是個合格傑出的民意代表、縣市長、總統。政治立場更加促進這種造神現象。其實這些「神」,本質上仍然是個「人」。他們犯的錯,生的病,並不會比你我少。
在各國的政府組織及體系中,為了防止這種民粹現象的發生,都設有政務官及事務官的職位。理論上講,事務官就是專業經理人。政務官在政策上應該多尊重事務官,也就是「專業經理人」的意見。
我40年職業生涯的自我定位,就是一個專業經理人。比大多數人幸運的是,我得以經歷HP, TI, 跨國企業的培養,並且得到郭台銘的賞識,在退休前的最後5年修完專業經理人的所有學分,包括生產製造的第一線經驗,生產、品質、工程、經營四大管理系統,最終得以擔任香港上市公司FIH的CEO,為我專業經理人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完整的句點。
在40年專業經理人的職業生涯中,我一直遵循三個信條。藉著這個機會和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希望對你們有所啟發。
第一,專業經理人是下殘局的,不是開局的。開局是創業家的責任,下殘局是專業經理人的責任。
因此,專業經理人不應該拉幫結派建立自己的人馬。空降到任何組織去收拾殘局,都應該全盤接收,概括承受。帶著大幫自己的人馬進駐,只會在不了解背景的情況下造成嚴重的對立,使得爛攤子更爛。
我在HP服務20年,從台灣到亞太到加州總部到北京的中國惠普,都是單槍匹馬。在TI服務10年,從達拉斯到台北、上海,都是接收舊有團隊,並且從中培養接班人。
在鴻海五年當中,歷經四個事業群和一個集團危機處理,我沒有自己的團隊。這反而為我贏得了所有共事過的同仁的人心。這就是「下殘局」。
第二,專業經理人是抬轎子的,不是坐轎子的。“花花轎子,人抬人”,坐轎子的是創業家,抬轎子的是專業經理人,缺一不可。
抬轎子的意思就是,專業經理人要知道而且謹守自己的本份。專業經理人的光環來自於他所服務的企業,而不是他個人的。
我離開惠普時,中國惠普的員工送給我一段話,一個中心,兩個基礎點,四項基本原則,挺有趣的說明了專業經理人與創業家不同的心態。「以健康為中心,瀟灑一點,糊塗一點。官爵是一時的,錢財都是子女的,功勞都是老闆的,只有身體是自己的。」。
因此,專業經理人不必戀棧,下台的身影要優雅。離開了那個位子,光環還給企業,回復平凡人一個。
第三,專業經理人要自己競業,不加入競爭對手。尤其有幸登上企業金字塔高層的,更應該如此自律。
天地如此大,成功的專業經理人何愁沒有舞台?企業金字塔頂的位置越來越少,但是產業及職涯發展的路應該越來越寛廣。
我沒有辦法加入競爭對手,轉過頭來和自己一手培養的團隊競爭。我更沒有辦法去面對原來的客戶,告訴他們過去賣給他們的產品不如新加入競爭對手的產品好。這是一個人的人格和信用的基礎。
為此信念,當我離開HP時,所有的儀器設備和電腦設備公司我都不考慮,我選擇換跑道進入半導體公司。當我離開TI時,我加入了製造業者的鴻海。
2012年6月底,我在鴻海服務滿5年。我修滿學分並且成功登頂FIH的CEO職位。在滿60歲的這一年,決定離開鴻海。許多朋友勸我,60歲退休太年輕了,應該再考慮。
但是郭台銘創立的這個鴻海帝國太龐大了,幾乎包山包海。去任何企業都難免競爭,會違背我的競業原則。我只有選擇退休。以協助創客創業開始我的第二人生。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226003089-260410